李克强惠港“36条”实施周年回想
8月17日,适逢李克强副总理访港一周年,星岛环球网刊发路正平的评论《风物长宜放眼量——李克强惠港“36条”实施周年回想》。全文如下:
风物长宜放眼量
——李克强惠港“36条”实施周年回想
去年8月17日,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时宣布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36条政策措施(简称“36条”)。尽管本港一些人目光时有游移,但内地各相关机构、地方紧密跟进、相互衔接,认真落实各自职分之内的事项。
笔者耳闻所及,中央高层和宏观协调机构紧抓不放,时时推进,务求“36条”发挥效应。一年之际,按笔者稽核,其中31条政策措施已落实或基本落实,5条措施已部分落实或正在推进中。国家决策执行之坚定、高效于斯可见一斑。笔者无意缕述有关政策措施的具体进展,意在由“36条”的实施中寻绎内地惠港政策所蕴涵的一些理念。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无先例可援。回归之初,由于北京顾忌被指摘干预香港内部事务,内地与香港之间隐然树起了一道高墙,壁垒分明。所幸2003年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CEPA、自由行等惠港政策不断推出,两地经济合作交流频仍,成果丰硕。不少论者认为,本港与内地在经济合作交流等方面已经找到了成功的模式。平心而论,“36条”可谓两地合作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个里程碑式的力作。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清这一点。
从“36条”的政策内容及后续实施看,中央政府推进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有以下特点:
1、内地惠港举措着眼宏观和长远,不计一时一事之得失。香港虽小,但关乎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尽管香港无须向北京交税,但中央对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负有宪制责任,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治国理政者应尽的使命。不特如此,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得到了中央特别的眷顾。
一般省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诸多事项须自行处理,例如沪、粤之间如何合作,中央层面很少直接推动。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往来则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强力推进,而政策初衷,无一不是以支持、惠泽香港为出发点。当香港遇到天灾、金融危机等困厄时,内地惠港政策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力度就更强。内地惠港没有隐蔽议程,没有私利,更不会有琐屑的计较。中央政府不会因为少数人啧有烦言少做或不做什么。
2、内地惠港举措日趋全面,着眼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初期,内地支持香港的政策措施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头并进。CEPA是经贸安排,“自由行”是旅游安排,教育、科技等方面也各有设计。
“36条”是第一次以“政策包”的形式面世,内容全面,考虑长远。经贸、金融、民生和社会事业、旅游、粤港合作等内容无所不包;一段时间内,凡是可以惠港的“利好”措施一次出清,无所保留,这是一般双边、多边安排中都不可能得到的待遇。全面、务实的政策框架设计,有利于香港保持和增强自身优势,有利于增进香港市民的福祉,有力地廓清了对香港经济前景的疑虑,自然也有利于在港营商者因时制宜知所抉择。
3、内地惠港举措体现了双向互惠。随着内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毋庸讳言,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从体量上看虽未下降,但在权重上则渐次递减。但香港独特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成熟的市场体系制度、与外界经久不衰的沟通联系,是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难以比拟的。
中央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既惠及香港,也有利于内地的发展进步。这种互惠并非“口惠”而是实际的存在。因之,中央政府推动两地的交流合作除了不乏政治上的考虑,更是基于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的需要,有很强的内生驱动性。两地交流合作互惠互补,业已形成可长可久的模式,经济融合已然形成不可遏抑的大势。人们不难发现,为了不直接冲击或间接波及香港的相关产业,内地特别是临近地区在推动类似产业时都注意与香港错位发展或者携手发展。由于内地也在实施市场经济,有关地方受命退避时虽不无想法,但出于全局考虑往往概括承受。中央护惜香港之特殊用心于兹可见。
4、内地惠港举措更加注重对普通民众、中产专业人士的关心关怀。“36条”每一条都直接或间接的惠及香港民生。中央政府深知香港民心之所思所向所盼,每一项安排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民之所欲,常在我心”。“36条”特设专项支持香港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既考虑了香港民众的日常生活,也考虑了科技创新合作、医疗服务,以及对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安排,对专业人士的关怀也有多处体现。早期惠港政策曾有人抱怨更多惠及大商家。
有鉴于此,“36条”的政策设计更加均衡,政策着眼点既向上也向下,既前瞻又务实。现在,港澳一般居民在北望神州中都可以找到商机。截止2011年底,单是在内地登记的港澳个体工商户就有5000多户,从业人数14000多人。一枝知春,得天独厚的香港居民未来应能分享国家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
总之,“36条”的提出和实施值得回望和深思。深明其理者,除了获得睿智,还会得到实利。香港和内地都不乏深察细节者,但也有不少人往往对大的变局视而不见。多年之后,大势已成,嗟叹不已,可惜时光不再。今年七一,胡锦涛主席访港之际又出台了新一轮惠港政策措施,更加体现了上述理念。内地的政策设计往往环环相扣,接续不断,久久为功。随着各种联系越来越紧密,内地与香港互惠互利,互为支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然结为“命运共同体”。祈愿本港民众抓住机遇,使香港的整体发展和自身事业都有新的进境。
贸易:
内地与香港贸易更加自由
“惠港36条”中涉及商务部职能的有6项。目前,6项措施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充分发挥了应有的政策效应。
第一是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对香港的开放,到“十二五”末期,通过CEPA,内地对香港将基本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目前香港已是内地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内地已对香港全面实现贸易自由化,47个已开放的行业涉及148个部门,截至今年3月底,在CEPA下实现贸易总额49.6亿美元,累计关税优惠高达28.4亿元人民币。为深入落实CEPA,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完成140多项法规规章的修订工作;与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联合指导委员会加强沟通和合作;加强了对内地地方主管官员的培训;为企业组织了宣讲并提供了咨询;设立了13个落实CEPA示范城市(区)。同时,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每年召开1至2次专题高层会议,专门处理CEPA落实中的问题。
第二是继续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商务部透过多方渠道与东盟沟通,积极支持香港尽快加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去年10月,香港代表出席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委员会会议,就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作陈述,随后香港提交了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申请。
第三是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商务部会同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以更好地发挥香港在金融、贸易、法律、会计及投资咨询等服务方面的优势。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从回归前的71家,增至去年年底的641家,工农中建4大银行赴港上市的盛况历历在目。内地企业在港交所市值由15年前的不足3000亿港元,提高至2011年底的将近10万亿港元。
第四是支持在内地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去年商务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协议,并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共同印发了建设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指导意见。商务部还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听取港资企业意见,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完善各项促进措施,为包括港资企业在内的加工贸易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转型升级政策环境。
第五是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去年10月,《商务部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印发实施。同年12月,特区政府在香港举办了离岸人民币业务研讨会,商务部派员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向香港工商界宣讲解读有关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内地共核批了111个投资项目,金额210亿元人民币,其中香港79个项目、165亿元人民币。
第六是保障物资供给和加强对供港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文/魏东升
质检:
已正式签署有关补充协议
“惠港36条”中的第35条,明确提出“允许经香港特区政府认可机构(香港认可处)认可的、具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制度相关产品检测能力的香港检测机构承担CCC认证检测任务的范围,在《〈安排〉补充协议七》的基础上扩大至现行所有需CCC认证的香港本地加工的产品。”质检总局于2011年8月、9月与香港有关机构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磋商,确定了CEPA补充协议八中列入支持香港检测业务发展的内容表述,该补充协议八已于去年12月正式签署。此外,质检总局有关部门已就上述安排与香港科技创新署及香港认可处等有关机构协商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为落实“惠港36条”,今年2月,质检总局所属认监委总工刘卫军一行赴香港,与香港科技创新署举办补充协议八中检测、认证方面内容的宣讲会,并选派相关领域专家与港方实验室代表交流。文/卫平
旅游:
内地香港联手宣传推广
“惠港36条”中包括对港旅游优惠政策。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已启动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经营内地居民出境游业务。经国务院批准,中旅途易旅游、国旅运通旅行社及交通公社新纪元国际旅行社,已成为第一批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三家中外合资旅行社。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港、澳资旅行社扩大经营业务范围的问题。内地已批准成立21家港澳资旅行社(独资13家,合资8家)。自2011年1月起,港澳资旅行社经营当地户籍居民前往香港、澳门团队旅游业务的范围,从广东等九省区扩大到北京、上海。
“惠港36条”提出,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旅游海外联合推广工作,联合开发内地与香港、澳门“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有效利用海外旅游展览会联合开展宣传推广,进一步密切三地海外旅游办事处合作的情况。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内地与港澳地缘相邻,旅游资源和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联合进行海外宣传推广,共同开发“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有助于提高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国家旅游局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在海外分别设立有19个和16个旅游办事机构,两地在莫斯科、法兰克福、多伦多等地的旅游办事处已开展一系列联合参展和推介。文/卫平
教育:
内地63所高校对港免试招生
目前在内地高校学习的香港学生有1万多人,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学生也有1万多人。香港还有1万多名跨境学童。
从2009年9月开始,香港实施高中及大学新学制改革,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将逐步取代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2012年香港将有两届高中生,共计108300人同年毕业,升学压力激增。为体现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帮助特区政府缓解升学压力,李克强副总理去年访港期间宣布“自2012年起试行对香港学生豁免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即联招考试),内地部分高校可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香港学生。”
为落实“惠港36条”,教育部制定了《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办法(试行)》,并初步确定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浙大、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内地63所高校对港免试招生。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不占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为此,教育部专门召开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工作会议,并组织了63所对港免试招生高校在港举办了2011年内地高等教育展。从今年开始,内地63所院校将凭香港文凭考试成绩免试招收3000多名香港学生
最新推荐
- 共生·同行,期待下一个更精彩的20年!
- 「创意策动2018」-商业交流配对会在深圳成功举行
- 继承者 | 发现青年的力量-专题小结篇
- 《继承者们》:赛诺家居总经理林仕超的“变形记”
- 简艾生活叶姿:这个95后“小女生”,把全部的理性给了工作
- 南兴装备总经理-詹任宁:专注-企业内生成长的助力
- “年味”十足!左右家居x可口可乐跨界合作
- 香港家私协会出席世界绿色组织12周年系列活动
- 香港家私协会应邀参与2024中国饭店采购供应年会
- 靳刘高设计高少康:跨界设计塑造品牌故事,用空间讲述价值与文化
- 盛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仕超:跨界融合驱动设计未来
- 香港乐龄家具设计分享研讨会圆满举行
- 传承突破 变革创新|香港家私协会新一届常务理事公布
- 快讯:香港特区政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舉行首次會議
- 2024设计新生力论坛暨香港家协年度会员大会,于13日在深圳前海举行
- 院士领衔项目落地!皇朝家居与微空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森之回响”可持续美国阔叶木当代设计作品展圆满闭幕
- 赛诺家居与万华化学联袂捐赠,助力大连理工大学学子健康学习
- “森之回响”可持续美国阔叶木当代设计作品展在沪揭幕
- “绿色星球”守卫沙漠锁边带,大国品牌左右家居九进腾格里沙漠种树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