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制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
1、中国木材进口趋势
国内木材的供应不能适应国内需求增长的需要,中国木制品业的原料严重依赖进口,以填补供需缺口。
中国的木制品及二次性木质纤维(指纸和纸板类产品)的进口折算成原木计,从1990年的4000万立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1.42亿立方米。
人工林木材正在迅速增加,估计到2010年国内商用木材中的70%将由人工林木材提供。
在中国,原木的需求大大超过供应,而且在一段时期内这个趋势将会继续,特别对大径级的原木和树龄长的原木更是如此,它们主要用于建筑和装饰用途。
2、中国木制品业目前状况
中国的出口木制品制造商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目前他们在市场和产品方面正在实现差异化,以保持他们快速的增长,由于成本的上升(原材料、能源、运输的费用)、汇率的调整、出口退税的下降,在市场上较低的价格和产量巨大,中国制造商的利润正在大幅缩水。据称,2003年中国木制品制造商的利润一般在20-30%,但是现在已缩减到10%。尽管他们正在分散市场,力图进入欧盟、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3、政府政策
中国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2006年为1770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已达1125亿美元,这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中国政府试图通过新的出口政策,来向外国政府表示中央政府对此问题的关切。这些新的政策包括调低出口退税、征收一些商品的出口税和调整加工贸易方面的政策。看来,这一整套政策将会明显影响中国木制品出口产品的结构。
4、中国的木制品出口
中国的木制品出口有以下令人瞩目的特点:
自2003年起,以价值算中国的木制品出口每年增长的速度达40%,2007年的上半年增速达到44%。
木制家具和木质人造板的出口额占整个木制品出口额的70%,是出口的主要产品。
2006年胶合板出口的货值同比增长59%,但2007年上半年增速已降至21%。
2006年中纤板出口占整个木制品出口数量的8.5%,同比增长52%;2007年上半年,出口同比猛增137%。
5、人工林
为了填补中国木材供需的巨大缺口,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激励措施,来促进人工林种植面积和种植数量的扩大。重点放在高产的工业速生林方面,到2020年人工林每年可提供木材1.33亿立方米,这样可提供生产2150万立方米木质人造板的原料,并可提供1580万立方米大径级的原木。
最新推荐
- 共生·同行,期待下一个更精彩的20年!
- 「创意策动2018」-商业交流配对会在深圳成功举行
- 继承者 | 发现青年的力量-专题小结篇
- 《继承者们》:赛诺家居总经理林仕超的“变形记”
- 简艾生活叶姿:这个95后“小女生”,把全部的理性给了工作
- 南兴装备总经理-詹任宁:专注-企业内生成长的助力
- 菁英会员:SINOMAX 旗下 Vibe 床垫再登美国福布斯亚马逊榜首
- 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惊艳亮相“双展”,加速推动可持续阔叶木应用
- 见证“拥抱”的力量!第53届名家具展圆满收官!
- 第53届名家具展首日盛况:行业大事,拥抱共赢!
- 菁英会员|富兰帝斯、兆生、KBH集结超级策展 「品牌莞」
- 「赛诺家居 × 保时捷车主俱乐部」非遗文化与品质睡眠的完美邂逅
- 香港家私协会荣获“行业卓越贡献奖”
- 香港家协| 副主席黄志达出席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布鲁塞尔峰会
- “年味”十足!左右家居x可口可乐跨界合作
- 香港家私协会出席世界绿色组织12周年系列活动
- 香港家私协会应邀参与2024中国饭店采购供应年会
- 靳刘高设计高少康:跨界设计塑造品牌故事,用空间讲述价值与文化
- 盛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仕超:跨界融合驱动设计未来
- 香港乐龄家具设计分享研讨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