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误区分析
1、家具行业误区现象1不研究消费者购物心理
大部分的企业只是一味的动员消费者去买自己的产品,而不问一问:消费者为什么要买我们的产品,产品能为消费者带来利益最大化吗?消费者又是在什么利益驱使下,选择我们的产品呢。这里企业的问题在于想当然,不细分市场、不调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凭感觉和想当然做事,结果可想而知。
家具行业误区现象2 过高强调市场空间,盲目利用广告来提升销量
北方某企业请顾问公司作了一番市场调查之后,得出:自己的某实木家具产品在市场上属于个性化比较强的产品,且竞争对手尚未形成威胁,市场空间非常大的结论。顾问公司建议,增加市场渠道,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增加市场销量。于是,企业老板决定重金投入广告费用,期望一举拿下此类市场。八个月过去,该企业共投入广告费300万元,经销商也增加了12倍,产品销量增加了许多,;但第九个月一过,70%的经销商似乎商量了好一样,几天内都将产品撤柜,原因是:产品功能并没有象广告说的那样好,消费者不买帐。
家具行业误区现象3 刻舟求剑,迷信经验
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感觉,不做任何科学的营销预案,就贸然前行,一遇波折就退避三舍。说到经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可以告诉你一大堆“真知灼见”,也正是这些“真知灼见”为昨天的企业发展带来商机和利润。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经验完全不是企业老板对市场规律的深刻体验和总结,而是自己以往的成就带来的一些利益选择,是他们在某次歪打正着时得到了实惠,于是就以为自己以具有绝对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把握。在这种状态下,凭着以往的经验去理解和处理现实问题的做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心安理得,那么得不到预想的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家具行业误区现象4 缺乏建立市场体系观念,市场反应能力差
许多企业缺乏应有的市场反应的基本概念,不要说利用危机进行“危机营销”,连应付危机的基本意识都没有。2003年“非典”期间,全国家具企业虽然没有因此而倒闭的报道,但萧条的市场着实让大家紧张了一番,全行业未见因此激活的成功促销策划的个案。大部分厂商基本上都有年全国销售计划,却没有详细的区域市场计划,统统采用不分区域的一个销售政策,包括产品研发。事实表明我们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跨国公司。
试想一下,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现代化程度为5级,消费市场分为6级的广阔市场,你怎样用一个声音来说话呢。
家具行业误区现象5 决策不科学
缺乏运用现代化决策工具,利用市场调研进行决策的程序,盲目决定营销以及产品政策。例如,一企业的某家具产品系列销售正好的时候,老板兼设计师的总经理又移情别恋,开发了一款自己认为更好的产品系列,根本不对在线产品做生命周期的分析,夜郎自大,不相信规律,停掉了在线产品。而这时新产品上市的时机根本不成熟,刚刚推进一半就夭折了,后果可想而知。
2、终端市场认识的家具行业误区
现象1 品牌的广告诉求差
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过分强调“明星”的重要性,不了解产品特性适合的是感性诉求还是理性诉求,故在广告诉求中往往以品牌宣传为主。所以在中国大件耐用消费品市场中真正的家具品牌尚未形成时,消费者根本搞不清家具产品应拥有的品牌诉求是什么。例如,北方某品牌的家具产品与某保健品同名,消费者一听此品牌的广告,大多认为是后者品牌的外延。如前所述,中国家具品牌尚未在终端市场上被消费者完全认可,而家具产品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特定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尚未了解清楚就过早的进行多品牌扩张,导致少有的形象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
现象2 重视营销渠道建设而忽略营销网络的建设
家具行业的营销模式大多以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建立销售点而构成的销售渠道。在目前竞争白热化的情形下,大部分制造厂商根本无法选择经销商,而这些经销商受自身的各种因素影响,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很少把制造厂商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各自为战。这样一来,市场渠道有了,但确是一个苍白的花柄。一旦市场变化,他们就弃制造厂商而去。表面上看是经销商的原因,但实际上分析以下,就会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制造厂商在市场建设中只注意了每一个点,而忽略了连接每一个点之间的线。线与线之间,点与点之间,利用战略结盟和物流技术支撑,加上营销体系的战略组合,我们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销网络。
现象3 大部分厂商对销售的理解是错误的
生产厂商至今搞不懂市场的主角是谁!其实,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的真正主角不是厂商,也不是经销商,而是产品的购买对象——消费者。所以那种只要把产品卖给经销商,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而一切又以经销商为中心的做法也是荒唐的,价值链的最终目的地是:为消费者带来利益,也并非是仅仅满足一个个消费者的小小物资需求。要知道一个个消费者的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家具产品在环境空间构成中,已不是一个个简单或复杂的产品,它往往是一种文化、一种理想的精神寄托,一种生活的氛围。
现象4 网点模式的误区
许多厂商自恋于自己营造的千家“专卖店” 的泡沫幻觉中,缺乏必要的渠道管理手段和模式研究。其实我们仔细研究分析一下许多老板津津自乐的专卖店模式,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初级的品牌代理店而已,它距真正意义上的专卖店模式还相差甚远。而且我们不敢把这种通路末端的点看作为自己的网点。
现象5 缺乏对销售网点促销方案的策划指导和有力的支持
往往以一揽子计划来代替经销商的促销策划。而促销手法也十分原始,大多都是以降价、打折为主。
3、产品管理的小儿科
现象1 目前,80%的企业都未设产品经理这一职务
其实设不设这个岗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产品管理这项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产品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设定科学的产品线政策,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和卖场产品配套的研究。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是采用了盲目的产品线策略。
现象2 错把产品当商品
产品不等于商品,产品到商品还有一个过程。产品的商品化过程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他市场影响组合因素的作用和效果,对企业的成败关系重大。而我们的许多企业往往混淆了产品与商品的概念,把它们混为一谈,并且忽略了从产品到商品的商品化过程。这其中,主要表现在:
1)过分强调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的要求超越了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追求。所以,我们要考虑在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中如何把产品的质量优势转化为目标消费者想得到的利益。
2)过分强调技术领先及工艺优势,无法将其转化为消费者的利益。因为超越消费者利益的技术领先及工艺优势,势必增加生产成本,使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
4、简单的利益行销
企业行销本身就是为获取最大的利润,我们进行合理有序的整合营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同等条件下的最大利润。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要分析、组合各种行为所产生的利益结果,再把这些结果做一个组合,达成我们最终的利润最大化。但许多企业在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同时,却失去了赢取未来利润最大化的机会。这主要表现在:
1)企业领导人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和无计划、无预见性以及缺乏利用竞争优势的意识;
2)上产品随大流,以为别人赚钱自己也能赚;
3)产品促销也随大流,你降价,我就打折,从不考虑利润的多少;
4)展销会比门面、比装修、比炒作,比宣传画册谁吹的大;
5)忽视团队精神,不计人力成本炒作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夸大情感投资的作用,使公关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家具行业发展的历程已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和新的里程碑,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的是继续前行!
最新推荐
- 共生·同行,期待下一个更精彩的20年!
- 「创意策动2018」-商业交流配对会在深圳成功举行
- 继承者 | 发现青年的力量-专题小结篇
- 《继承者们》:赛诺家居总经理林仕超的“变形记”
- 简艾生活叶姿:这个95后“小女生”,把全部的理性给了工作
- 南兴装备总经理-詹任宁:专注-企业内生成长的助力
- “年味”十足!左右家居x可口可乐跨界合作
- 香港家私协会出席世界绿色组织12周年系列活动
- 香港家私协会应邀参与2024中国饭店采购供应年会
- 靳刘高设计高少康:跨界设计塑造品牌故事,用空间讲述价值与文化
- 盛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仕超:跨界融合驱动设计未来
- 香港乐龄家具设计分享研讨会圆满举行
- 传承突破 变革创新|香港家私协会新一届常务理事公布
- 快讯:香港特区政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舉行首次會議
- 2024设计新生力论坛暨香港家协年度会员大会,于13日在深圳前海举行
- 院士领衔项目落地!皇朝家居与微空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森之回响”可持续美国阔叶木当代设计作品展圆满闭幕
- 赛诺家居与万华化学联袂捐赠,助力大连理工大学学子健康学习
- “森之回响”可持续美国阔叶木当代设计作品展在沪揭幕
- “绿色星球”守卫沙漠锁边带,大国品牌左右家居九进腾格里沙漠种树植心